目录
EEG/ERP的生理机制
ERP提取原理:
常见ERP成分
EEG/ERP的生理机制
脑电图:
脑细胞无时无刻不在进行自发性、节律性、综合性的电活动。
将这种电活动的电位作为纵轴,时间为横轴记录下来的电位与时间相互关系的平面图即为 脑电图( electroencephalograph, EEG)
脑电电压值在正负100uf之内
神经细胞(神经元)
数目有上1000亿个,主要功能是感受环境的变化,再将信息传递给其它神经元,并指令机体作出反应,是脑内信息加工的主要部分。
每个神经细胞通过突触与成千上万个神经细胞相连,形成了复杂的结构
EEG的来源:
神经元的不同部分膜电位的持续时间有所不同,其范围在1~5 ms之间。
轴突的动作电位尽管发放频繁且具有很高的幅度,但由于持续时间短,通常不能产生能被电极记录到的信号
EEG是由于皮质大量神经组织的突触后电位同步总和而成的,它主要来自突触后电位变化
单个神经元电活动非常微小,不能在头皮记录到,只有神经元群的同步放电才能记录到
当脑组织中的神经元的排列方向一致时,其同步发放所形成的电场叫做开放电场。此时神经元电场相加总和,可以在颅外记录到相应的电位。反之,当缺乏上述清楚的局部解剖学基础时,则形成闭合电场。此时神经元虽然可以同步发放,但局域外电场方向不能一-致,互相抵消,不能被记录到有关电位。
偶极子:当刺激引起大脑某部位激活时,多个相同方式激活的神经元所构成的电流偶极子将累加,这将形成一个较大的“等效偶极子”
ps:偶极子一般指相距很近的符号相反的一对电荷或“磁荷”。
图解说明:
脑内的一个沟cortex,这里有朝某个方向排列的很多神经元,如果这些神经元都同步放电的话,就把这些神经元放电构成的电流偶极子,看成一个等效电流偶极子,这些(等效电流)偶极子产生的电活动会在头皮表面产生正电荷和负电荷
脑电波福:
EEG的波幅代表脑电位的强度,
波幅大小与参与同步放电的神经元数量以及神经元的排列方向等密切相关。
如果参与同步放电的神经元数量多,神经元排列方向一致,且与记录电极的距高较近,则其波幅增高;反之,则降低。
正常头皮脑电的波幅值一般小于±100微伏(μV) (颅内不一定是±100u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