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荣:靠挑粪起家,40岁创业,73岁重建圆明园,如今身价550亿

徐文荣:靠挑粪起家,40岁创业,73岁重建圆明园,如今身价550亿

圆明园曾经被称为“万园之园”,清王朝耗费几代心血和财富,才修建起一座令人瞠目结舌的奢华皇家园林。

我国的古代园林文化本就高深莫测,而圆明园更是其中的集大成之作,在圆明园中,你可以看到各种巧妙的中华园林结构,因此它才会被称作是万园之园。

除此之外,为了让圆明园更有皇家气派,王朝统治者还在其中放入了无数的奇珍异宝,珍稀古玩的加持让圆明园更加奢华大气。

身怀宝藏,总会遇上饿狼,正因为圆明园的富丽堂皇,因此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才会在入侵北京城的时候盯上这块地方。

1860年和1900年,相隔四十年的两场大火,彻底摧毁了圆明园的风光,如今的圆明园原址,充满了破败的意味。

修复圆明园,一直是我们的梦想,建国之后,圆明园的翻修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之中,只是,要恢复往日风光何其困难。

多年的修复没有让圆明园重现荣光,反而让这三个字成为中国人心中永远的伤疤。

当时谁也没有想到,2015年,一座圆明新园会在离北京圆明园千里之外的地方拔地而起,这里风景秀美,看上去和百年之前的圆明园并无二致。

要建立这样一座美轮美奂的园林,所付出的心血必定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实际上,这座圆明新园在建立的时候,确实经历了很多困难。

困难重重的重建之路

2008年2月18日,一场记者招待会在北京召开,数十位记者举着摄像机端坐在下方,上方的发言区内,坐在最中间的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年人。

他就是横店的创始人徐文荣,彼时73岁的他看起来精神奕奕,他清了清嗓子,准备发表自己的讲话。

此时记者们其实并不知道这场记者招待会的目的是什么,起初他们还以为,徐文荣是要宣布横店接下来的发展计划。

这个猜想确实没错,只是没人能想到,徐文荣提出来的想法,会让整个社会掀起轩然大波。

“我准备在横店筹建一座崭新的圆明园,这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1:1等比复制。”

这句话一说出口,在场的记者都愣住了,有一部分人飞快地反应过来,在小本本上奋笔疾书,同时拍下徐文荣的照片。

第二天,“横店创始人徐文荣重建圆明园”的新闻就传遍了大街小巷,和徐文荣最初的设想背道相驰的是,大部分人居然提出了反对意见。

不少人觉得,徐文荣之所以要重建圆明园,就是在蹭圆明园的热度,等到工程竣工,这个地方就会被高度商业化,这种做法简直是在玷污圆明园。

其实大众会产生这样的想法也不奇怪,毕竟那可是在无数中国人心中分量比天还重的圆明园。

自从圆明园被烧毁之后,这里就成为了民族的伤疤,没有人会允许商业沾染这块纯净的地方。

当时北京圆明园的管理处也出来反对徐文荣重建圆明园,他们甚至也召开了记者招待会,大肆抨击徐文荣的行为。

面对公众的不理解和重重阻力,徐文荣并没有退缩,实际上,重建圆明园的念头,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就一直盘踞在他的脑海里。

只不过,那时候的徐文荣忙于商业帝国的建立,一时半会儿没有精力来实现自己的梦。

2001年,徐文荣从横店一把手的位置上退了下来,他隐居幕后,不再过问横店集团的每个项目。

然而天生的商人是永远闲不下来的,这时候他又想起了圆明园,又想起了那座只存在于梦想中的园林。

徐文荣拍板决定,一定要重建圆明园,而且重建工作不能马虎,他要1:1地把圆明园搬到横店来。

要知道,圆明园是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个时期才修建完成的,鼎盛时期的清王朝,也用了150年的时间才完成建造。

徐文荣想要复刻圆明园绝非易事,粗略计算后,徐文荣发现,至少要300亿的预算,才能够完成这个项目。

可这笔钱应该从哪里来呢?徐文荣犯了愁。

此前因为屡遭反对却不取消重建计划,徐文荣连同横店集团在社会上的风评急转直下,很多人都说他是想敛财。

因此这笔钱一定不能政府资助,也不能拿社会上的一分一厘,徐文荣决定,首先横店集团内部筹集,然后再招商引资。

极致的黑暗过后,总会迎来光明,靠着一腔热血,徐文荣凑够了项目启动的资金,同时,用以修建圆明新园的空地也审批下来了。

徐文荣得知这两个消息的时候,满是皱纹的脸上热泪盈眶,他颤抖着手说道:“我终于能够实现自己的愿望了。”

徐文荣之所以对重建圆明园如此执着,原因恐怕还要追溯到他的少年时代。

徐文荣其人

1935年,徐文荣出生在浙江的一个普通家庭中,在那样一个吃人的年代里,徐文荣一家人可以说是在夹缝中艰难求生。

如果问起徐文荣对童年最深刻的记忆是什么,他恐怕会斩钉截铁地告诉你:“是穷,实在是穷怕了。”

“穷”这个字,就如同一个挥之不去的魔咒一般,萦绕在彼时的中国普通老百姓身边。

徐文荣记得,小时候家里穷到买不起油的地步,一家人一日三餐都是白水配馒头,有一天母亲从地里挖了一些野菜回来,因为没有油烹饪,只能用水煮了凑合吃。

徐文荣突然想起,邻居家较为富裕,每到年中,邻居家里总是会晾晒着一排排的金华火腿,在幼年的徐文荣心里,那是不可多得的美味。

夏日炎炎,金华火腿挂在阳光底下,太阳晒得火腿滋滋冒油,徐文荣拿着一只家里的破碗,鬼鬼祟祟地蹲在邻居家的墙角下,接上几滴从火腿上滴落的油。

靠着这些油水,徐文荣家里才勉强吃上了一顿沾有荤腥的野菜,童年时期的遭遇,让徐文荣对旧社会老百姓的苦难,记忆尤深。

好在,苦难之地上盛开出了自强不息的花,解放后,徐文荣进了公社,靠着灵活的头脑和不俗的能力,徐文荣渐渐成为了横店大队党支部书记。

虽然那时的徐文荣已经算是个不大不小的官,但他还是没有摆脱掉贫穷的命运,直到60年代,因为一桶马桶砂,也就是粪便,徐文荣赚了一笔钱,这让他第一次感受到了经商的魅力。

没过多久,改革开放的春风开始吹遍整个中华大地,无数人抓住风口下海经商,40岁的徐文荣也带着横店镇的百姓们,以横店缫丝厂为起点,开始了创业之路。

在经商这方面,徐文荣从来就不知道困难两个字怎么写。

横店缫丝厂在起步阶段是艰难的,他手头没有启动资金,更没有成熟的项目技术,但徐文荣凭借着三寸不烂之舌,筹集到了一笔款项。

靠着这笔钱,横店缫丝厂正式开始运营,他的扶摇直上之路,也就此开启。

徐文荣永远在用发展的眼光看世界,在九十年代文旅产业还不那么发达的时候,徐文荣就想过要把横店打造成全国文明的旅游基地。

然而横店一不依山傍水,二没有自然奇观,怎么看也不像是能够成为旅游热门地点的样子。

徐文荣没有在意外界的看法,他一门心思钻研文旅产业,并且最终把横店小镇打造成了如今的横店影视城。

就连西方媒体,也称赞横店是“东方好莱坞”。

横店的成功,离不开“广州街”的建立,这条街道完整地复刻了民国时期广州街景的繁华,直到今天还吸引着人们去打卡。

而在“广州街”取得成功之后,徐文荣就动了要重建圆明园的心思。

他之所以这么执着这件事,原因无非有两个。

一是徐文荣出生于战火纷飞的年代,他太懂战争的残酷,重建圆明园对他来说,能够一定程度上促进人们爱国情怀的培养。

二是徐文荣虽然已经凭借横店集团跻身福布斯富豪排行榜,并且身价超过百亿,但他内心仍然牵挂着千千万万的劳动人民。

圆明园的建立,将会促进经济的发展,创造数千个工作岗位,这是徐文荣最想看到的。

成功的商人,总是挂心着国家的建设。

正是因为心系群众,徐文荣才排除万难,以一己之力推动了圆明园的重建。

如今的圆明新园

2015年,在提出重建圆明园7年之后,圆明新园春苑圆满完工,徐文荣看着恢弘大气的建筑,露出了满意的表情。

只是,如今的圆明新园还远远算不上完工,圆明园之所以流芳百世,与其园中摆放着的无数古玩脱不开关系。

就拿流传度甚广的十二兽首来说吧,当时的十二兽首在圆明园内只是普通的藏品,但如今它们个个价值不菲。

所以徐文荣想要完全复刻圆明园是不可能的,他的资金也不可能支撑他把流落在外的所有藏品全部买回来。

在此基础上,徐文荣只能竭尽所能地收购一些古玩,扩充圆明新园的藏品数量,与此同时,圆明新园的夏苑、秋苑、冬苑也在紧锣密鼓的修建当中。

为了促成古玩文化的交流,让圆明新园发挥更大的作用,徐文荣还建立了一个古玩交易市场,让圆明新园再度焕发了生机与活力。

2019年,圆明新园正式全面向游客开放,这里不仅能够体会到中华园林的精妙绝伦,而且还能收看《火烧圆明园》灯光秀表演。

在绚烂的灯光下,百年前的那场大火被搬到了舞台之上,看过表演的人,无一不会被激发爱国热情。

圆明新园人来人往,这座中式园林,承载了太多太多复杂的情感。

2022年,87岁、身价550亿的徐文荣依旧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他还想聚焦新农村建设,为更多的人创造就业机会。

虽然他的两鬓已经斑白,大片的皱纹已经爬上他的脸庞,就连他的儿子也劝他不要再为生意上的事情劳累。

但徐文荣却从来没有把自己的事业当作是一笔冷冰冰的生意,他的心中永远荡漾着热血。

“只要生命不止,我的工作就不停。因为我深爱着我的事业和横店这片热土。”徐文荣微笑着说。

期待这位传奇的企业家,在未来能够为我们书写更多更加精彩的故事!

完-

文|书书

编辑|书书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 相关推荐

汽车里给手机充电的正确方法
365bet.com官网

汽车里给手机充电的正确方法

📅 06-29 👁️ 3881
淘宝标题禁用词有哪几类?禁用词一览表?遵守淘宝标题规则。
正在阅读:超极本牛刀小试 华硕ZENBOOK UX21深度评测超极本牛刀小试 华硕ZENBOOK UX21深度评测